>那一片美丽的森林——《从现在开始》教学实录点评
作者:一缕阳光
入课:
师:小朋友谁能不能告诉老师,你平时最喜欢哪种动物?还有要求,要用声音或者动作把它的特点表现出来,行吗?
生:行
师:来,你喜欢哪种?
生:小白兔?
师:小白兔!跳起来啊,(老师也作兔状跳)
生:我喜欢老虎
师:呜,这样,老虎(教师作虎状)
生:喜欢大狮子
师:来装装狮子的样
生:大象
师:大象怎么样的(大耳朵)大耳朵,还有一个——(大鼻子)
生:凤凰
…………
反思:能否让学生亲近文本,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成败关键,就在前一个星期,我在学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中遇到了这样的尴尬:不管我怎样努力,学生都不愿参与互动,整一堂课都成了我的独角戏,反思其中,我明白,学习情境的创设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,要考虑到学生,考虑到文本本身的特点。陈君飞老师通过让学生说说、做做自己喜欢的动物,从课堂伊始就拉近了文本(童话、动物)与学生的距离,为下面亲近文本,多了一些融合,多了一些铺垫。
揭题读题:
师:老师看得出来,小朋友都这么喜欢动物,今天啊,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进一片美丽的森林,去学习一个发生在动物们中间的故事,这个故事的题目啊,叫——从现在开始
看老师怎么写课题吧!(点拨现、始)
反思:低段语文教学的读写,教师的垂范作用显得犹为重要。
哪个小朋友来读读课题?你来读
生:从现在开始
师:再读一遍,真不错,来,你读
生:从现在开始,
师:声音稍微响一点
生:从现在开始(生再读题)
师:比刚才好多了,你来读
非常的棒
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啊,一起读老师有一个要求,速度快一点(学生再读)
反思: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关注教学的细节,不放过任何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机会,在读题的指导中,教师针对不同学生暴露出的朗读缺陷,进行了针对性、激励性的指导,这种习惯养成后,久而久之,学生的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就毋庸质疑了。
初读感知:
师: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?请小朋友打开课本。第96页,我们把课本捧起来,看谁的动作快!这个故事啊,发生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——
有一天,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“万兽之王”,于是,他宣布:“从现在开始,你们轮流当‘万兽之王’,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,谁做的最好,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。”
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,他想到自己成了“万兽之王”,神气极了,立刻下令:“从现在开始,你们都要跟我一样,白天休息,夜里做事!”大家听了议论纷纷,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它的命令,只好天天熬夜。一个星期下来,动物们都叫苦连天。
第二个星期轮到袋鼠上任了。他激动地说:“从现在开始,你们都要跳着走路!”听了袋鼠的话,大家直摇头。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,只好苦练跳的本领。
第三个星期,轮到小猴子当“万兽之王”。大家粉肠担心:他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,都得住在树上,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?谁知,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:“从现在开始,每个动物都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。”话音刚落,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。
狮子见了,笑眯眯地说:“不用再往下轮了。我郑重宣布,从现在开始,小猴子就是‘万兽之王’了!
师:好听吗?多有趣的故事啊,想自己读读吧(想)那就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课文,有一个要求请大家听清楚,要把这篇课文读通顺,读正确,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啊,可以请教下面的这些美丽的小叶子,听清楚了吗,那就请自己管自己读,开始!
学生读文
反思:一次范读将学生推到了高效的感知层面,由教师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方式范读课文,创设了学生学习的情境,让学生带着最大的兴趣走进文本,初读课文——这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师让学生读,我想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想读,同时教师的范读也给了学生怎样读好这个文本,提供了一些模仿的痕迹。一言以概之:教师范读使学生初读的效率更高!
学词:
师:读好了吗?瞪大眼睛看上面!在这片美丽的大森林的背后啊,藏着好多动物,只要你把屏幕上的几个词语读准了,他们就出来和大家见面了!
反思:使用任务驱动加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,调动了学生词语学习的积极性
生:万兽之王
师:知道什么叫万兽之王吗?
生:谁都要听他的话的?
师:真的啊,那么厉害的啊,那你就非常厉害的来读一读,谁再读
生:万兽之王,
师:哎呀,真不错,谁再来读,确实有那么种威严,我们男孩子来读,瞧,谁出来见大家了(课件出示狮子图象)!还有谁会读哪一个词语?
生:笑眯眯
师:这个词语读得真好听,再来读一遍,眯是一个目字旁,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,你笑眯眯的来读一读
生:笑眯眯
师:让大家看看她笑眯眯的样子(转过身去)
生:笑眯眯
师:谁再来读……女孩子来读一读!
看笑眯眯把谁叫出来了(出示猫头鹰图象)
生:发现
师:谁来拉?(出示小山鸡)
奇怪,(指生读,大组读)
瞧谁来了
上任(任正音,课件出示松鼠)
生:郑重(课件出示小鸟)
生:必须(课件出示熊)
师:星期,期是第一声,咱们把它念准!
师:哪个小朋友能给这个期来组个词,还可以组哪个词
师:看,谁也来了(课件出示小鹿)
生:轮流
师:我请这个小组的同学轮流下去读一读!
(出示袋鼠图象)
反思:学习“万兽之王、笑眯眯、轮流”,把词义融入到词语朗读中,切身体会,有助于于对词义的理解,提高了识词的效率
师:小朋友,老师点一个,你读一个,如果都读准了,那才是最棒的,行不行,我点一个,你读一个,准备好!
老师点词,学生齐读
反思:激励性引导,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!
学文:
师:你们的声音可真响亮,小朋友啊,你们去了大森林里,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动物,那肯定发生大事情了,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吗?那就请你赶紧读第一自然段,自己管自己读!
学生读第一自然段!
反思:“你们去了大森林里,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动物,那肯定发生大事情了,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吗?”在教师范读、学生初读中,学生对故事的情节已经有了感知或者说已经了解发生了什么事,在词语教学后,我觉得可以结合刚才的学习情境,直接让学生说说森林发生了什么大事,学生交流之后,再通过当一当狮子大王宣布命令来读第一自然段。以此提高课堂读说的效率。
师:找到原因了吗?谁来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?你说
生:狮子要选一个万兽之王!
师:要选一个新的万兽之王,用本文中的一个词来说,是新什么?
新首领
师:新首领是干嘛的呢?你来说
师:第一个上任的是——猫头鹰(教师板书)
师:猫头鹰在当万兽之王之前啊,这狮子大王还要宣布命令呢,来谁来当当狮子大王来宣布一些命令
学生读
师:真威风,谁能够更加威风!
师:想当万兽之王的同学们有没有,来,自己练一练,当当他
师:这声音是响亮的,这气势还欠足,我请男孩子上来,
反思:把课文的朗读,与当当狮子大王宣布命令结合起来,学生的兴趣大,读得也投入!
师:狮子下令了,这不你瞧,猫头鹰就来了!(课件出示课文插图)
师:我们看,这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那样子,什么样?
生:很神气的模样?
师:你从哪儿看出来,很神气呢?(眼睛、翅膀展的开开的)了不起、很凶
反思:通过看图说话,神气、自以为了不起的猫头鹰当首领的形象凸显在学生面前,以此,学生的视野既在文本之中,又在文本之外,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,也为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做好铺垫!
师:来,看他下令!(出示猫头鹰的话)谁来下下令!
学生读:从现在开始,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……
师:小朋友说话,刚才眼睛、肚子、眉毛各方面都显示他——神气极了,你能不能神气极了的来读一读!你来试试
学生:从现在开始,你们都要……
师:读得真好,老师把神气极了写在黑板上,读,谁再来神气极了的来宣布!
学生:从现在开始,你们……
师:你读得有点温柔哎,谁再来读读?
生:从现在开始,你们都要和我一样……
师:真神气,女孩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!(女生读)
反思:“谁来下下令”,这下令的可不仅仅是猫头鹰,学生彻底地把自己放到文本中去,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朗读指导,也让学生进一步地走进了猫头鹰这位一星期万兽之王的内心!
入境,这该是多好的朗读指导!
师: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动物,有什么想说的?跟旁边的同学互相说说
师:小朋友,象我们刚才这样,你也说,我也说,他也说,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——
议论纷纷!读词。
交流刚才说话的内容!
学生读:大家听了,议论纷纷,可是又不能………………
师:猫头鹰大王的命令令大家痛苦极了,整整一个星期大家都在熬夜,现在一个星期过去了,来,谁说说,你过得怎么样!
生:我是小松鼠,觉得很困
生:我是袋鼠,眼睛睁不开肿起来了
……
反思:“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动物,有什么想说的?”
“一个星期过去了,来,谁说说,你过得怎么样!”两个延伸话题的交流, 把课堂推向了高潮,也让学生走进的文本的中心。
“我是小松鼠,我觉得好困”
“我是袋鼠,我的眼睛都肿起来了!”……
这还仅仅是文本中的松鼠、袋鼠们在诉苦吗,学生已经完全地把自己融入了文本,恍如他们自己也是被猫头鹰命令所害的动物中的其中一员了。
师:动物们,刚才你一句,我一句,不正是向猫头鹰大王诉苦啊,这样,我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——叫苦连天
教师板书:叫苦连天
读词
反思: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,如上述的“议论纷纷”“叫苦连天”这些词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,直线的理解还是有一定困难的,必须巧妙地理解它们,才能在学生心里扎根。陈君飞老师没有刻意地停下来地解释这些词语,而是利用文本情境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。这样的词语教学才是高效的,无痕的,当然使用文本情境教学词语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,如在“小朋友,象我们刚才这样,你也说,我也说,他也说,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——”时,学生出现了错答、冷场的一瞬间,我认为这就是没有让学生先体会“议论”所导致。
师:小朋友,我们一起捧起课本,咱们一起把第二自然段来读一读,要注意猫头鹰的感情和其他动物的感情,好吗?语速稍微快点
,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,预备起——
学生读第一自然段
师:小朋友啊,猫头鹰当大王可真把动物们给累垮了,哎,我们第二个星期谁来拉?(袋鼠)板书:袋鼠
师:都想知道袋鼠当大王的样子,那就请你读读下面一段吧!
学生读第三自然段
师:哪个小朋友能来读袋鼠的话
指生读(角色朗读)
师:读得真好,小朋友啊,这袋鼠一上任他那激动的样子啊无以言表,我们看看在他的命令下这些动物们都跳成啥样子拉
学生想象说话
反思:通过看图想象说话,再次让学生感受动物们的痛苦,以此来引导学生体验感悟——专门把自己的习惯强加在别人身上是不得人心的,这比片面的教师说教更能让学生理解接受。
师:我们看这些动物的表情都非常得痛苦,咱们劝劝他别痛苦了,我们给他们朗读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好不好啊?
起立配乐朗读儿歌,可以做动作
森林里真热闹,
狮子大王选首领
猫头鹰,真奇怪
白天休息,夜做事
小袋鼠,更糟糕
跳着走路谁都不象
哎呀呀,哎哟哟
这种大王咱们不要
再来一遍——
森林里真热闹,
狮子大王选首领
猫头鹰,真奇怪
白天休息,夜做事
小袋鼠,更糟糕
跳着走路谁都不象
哎呀呀,哎哟哟
这种大王咱们不要
反思:其实看到这,我一直在想,放这样一个环节是不是真的有必要,放着,可以让课堂气氛更活跃,对这一节课也是一个小结练习,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!但是仔细一思索发现:“咱们劝劝他别痛苦了,我们给他们朗读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好不好啊?”有点牵强,而且此时学生正把自己放在文本的情境中,他们也是其中的小动物之一,他们正沉浸在不满意甚至是痛苦的情境中,此时可以放个写话或者说话练习,如:你们欢迎猫头鹰、袋鼠做新首领吗?为什么?引导学生说出“猫头鹰、袋鼠专门把自己的习惯强加在别人身上”这个问题所在,同时也把把学生零散的感知导向整体的把握。
小结:
师:小朋友,请坐!象猫头鹰、袋鼠专门把自己的习惯强加在别人身上,这样的大王,你觉得怎样?
生:不好
师:请你们捧起课本,一起把今天咱们已经学的一、二、三三小节一起来读一读!
学生读第1、2、3自然段
师:看来啊,猫头鹰大王跟袋鼠大王都不能让大家满意,所以新首领还得继续轮,第三个星期该轮到——小猴子,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,行吗?
写字:
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生字,课件出示现、轮
教学现、轮:
师: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又宽,有两个关键的地方要注意,一个是…………
写在后面:为方便大家学习,把录象整理成了文字课堂实录!有个别录入不当之处,请指点改进!